中新网广州3月2日电 (记者 王华)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今年计划向全国人大提交7项建议,分别聚焦汽车行业和国计民生热…
3月2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從廣汽集團獲悉,新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今年計劃向全國人大提交7項建議,圍繞汽車消費、國産芯片應用、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智能駕駛汽車發展以及開展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加快建設廣河高鐵項目等內容,聚焦汽車行業和國計民生熱點領域,爲持續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言獻策。
提振汽车产业,破局“中国芯” 卡脖子之困
全力推動經濟複蘇是國家當下的第一要務,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而提振汽車消費對國家快速實現經濟複蘇、促進生産和就業、推動産業升級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進入2023年以來,我國汽車消費整體疲軟,補貼及減稅政策大面積退坡,消費者對大宗商品的消費欲望尚未恢複。我國汽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二手車流通和報廢機動車回收的循環消費拉動不足,市場潛力有待激發。
因此,馮興亞建議國補政策向需求側戰略轉型,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實施持續補貼、直接將優惠補貼給消費者,並延續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同時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並加快推動二手車市場走向成熟,健全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促進汽車循環流通。
提振汽車消費的同時,也需解決芯片産業整體短缺問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興起,芯片已成爲汽車産業競爭和産業生態創新重構的核心。近兩年,芯片産業的整體短缺情況有所緩解,但算力和穩定性高的車規級芯片國産化率仍較低。芯片産業鏈發展結構失衡,國産化應用體量不足、拉動效應不高,國産芯片的整體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標准體系仍需完善。
馮興亞建議,要大力提高國産芯片的應用率,一是從政策層面加快引導産業轉型,推動“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發及應用,並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發端、應用端以及汽車消費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台針對國産芯片全産業鏈條的鼓勵措施;二是加速完善汽車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車芯片應用保障機制、完善細分領域技術規範和測試標准。通過提升國産芯片應用率,推動我國汽車芯片産業鏈高質量發展。
加大政策護航,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出現爆發式增長,但“補電難”的短板始終難以緩解。這也爲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可持續增長埋下了隱患。
換電模式作爲新能源汽車主要補能模式之一,具備非常明顯的優勢。但目前我國的換電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規劃布局整體落後,換電車型研發投入較少,換電站建設成本高,電池標准規格不一,資源共享缺乏基礎等問題尚待解決。
爲此,馮興亞建議,應該加快全國換電模式推廣的整體布局,研究出台各類對換電模式支持的扶持政策,扶持獎勵汽車企業推出換電車型、加大車電分離政策鼓勵,在國家取消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後,針對換電車型免征電池部分的購置稅。同時由政府牽頭組織企業或行業協會加速統一電池標准,並同步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試點,在電池規格與換電站標准上統一先行先試,推動汽車電池全面標准化快速落地。
伴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快速叠代及産業發展,發展智能駕駛汽車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對促進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現階段,我國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缺乏具體法律法規的支持與規範,且我國各地方出台的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試點規定各自爲政,使得自動駕駛汽車難以商業化落地實施。
因此,馮興亞建議將自動駕駛汽車立法納入下一個五年立法規劃,並盡快成立專項立法工作組,探索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專項法律。在法律層面肯定自動駕駛汽車的合法性地位,明確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運營的特殊規則,優先完善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情形下的各類主體責任問題。通過立法探索和制度建設,助力我國汽車産業在全球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搶占先機。
而智能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用需要足夠的數據積累和場景訓練,但現階段,智能駕駛汽車數據采集存在障礙,算法升級叠代受阻,目前針對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場景的測試運用政策鮮有明確,影響後期産品應用可靠性驗證及准入試點。由此,馮興亞建議,一是國家對智能駕駛汽車需要收集的場景及地理數據的權限進行適度放開,對不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的普通場景數據允許車企在合規範圍內自行收集,國家可以加強相應監管。二是統籌各地盡快放開高速路、快速路測試場景,支持試點城市先行先試,並匹配智能駕駛道路測試需要,完善道路測試過程中管理配套要素的建設。
此外,馮興亞還對國計民生的熱點領域提出了建議。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汽車企業,廣汽集團將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高效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在政策、區位、人才方面的優勢,積極把握其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本次參會,馮興亞也提交了《關于支持在廣州南沙開展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工作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廣州至河源高速鐵路項目規劃建設的建議》兩項建議,助力推動《南沙方案》快速落地,以及推動廣河高鐵建設進程,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與長江經濟帶、海西經濟區沿線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