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浏覽器x32 ?? 360安全浏覽器 ?? Internet Explore 11 浏览器

廣汽集團蘇慶鵬:飛行汽車發展將撬動萬億市場

2024-11-19 15:36:16

來源:中國經營網

19

2024年11月

來源:中國經營網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幻小說中的場景逐漸成爲現實。

近兩年,隨著低空經濟這一概念被提出,這個賽道異常火熱。今年3月,廣汽集團研發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在廣州CBD上空進行試飛;9月,GOVE獲頒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特許飛行證;11月,GOVE亮相2024珠海航展並完成飛行艙在底盤上精准起飛的首次展示。此外,小鵬、長安、大衆、現代等國內外汽車廠商紛紛入局。

低空經濟這一概念,最早于2021年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被列爲戰略性新興産業,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預測,預計到“十四五”末,低空領域創造出的新産值,保守估計將達到3萬億-5萬億元人民幣。

面對低空經濟的萬億藍海,行業將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格局,又將面臨怎樣的不確定性?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廣汽集團飛行汽車業務研發負責人蘇慶鵬博士,從一個工程師的角度來诠釋飛行汽車未來能“飛多遠”?

 

廣汽集團飛行汽車業務研發負責人蘇慶鵬

 

低空經濟産業推動“新基建”

《中國經營報》:今年低空經濟是一個爆火的概念,包括最近,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出台低空經濟的發展政策,推動項目落地和産業培育。你覺得我們正在討論的低空産業、低空經濟,會呈現怎樣的格局和場景?

蘇慶鵬: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要以顛覆性的技術來支撐,才能形成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低空經濟基于傳統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和汽車技術爲支撐的低空生産服務方式,是一種容納並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産力特征。低空經濟廣泛體現在第一、第二、第三産業之中,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保障、緊急服務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低空立體出行産業解決地面解決不好的問題,是圍繞低空飛行器來展開的新經濟業態。

低空立體出行産業本質上是交通載具的變革,是交通形式的升級。隨著低空立體出行科技的推動,城市的格局和形態也正在發生變化,新的城市規劃、新的空中社區、新的商業機會都在逐步出現。

 

今年3月,廣汽飛行汽車GOVE在廣州CBD上空進行飛行驗證

 

今年11月,廣汽飛行汽車GOVE亮相2024珠海航展

 

《中國經營報》:包括eVTOL在內的飛行器,我們行業內習慣稱之爲“飛行汽車”。現在政策、行業對它有明確的厘清和定義嗎?它跟汽車的聯系在哪裏?

蘇慶鵬:飞行汽车本质上是新型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简称eVTOL ,这个简称是基于它的技术特征简化而来,这个概念在大众看来比较模糊,通俗地理解就是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飞机。eVTOL是低空经济载体的一种创新形式,具有安全、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主要应用于低空旅游、日常通勤、空中物流、消防救援、医疗救助等场景。

 

廣汽飛行汽車GOVE可滿足短途觀光需求

 

飛行汽車是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發展成果,是汽車和航空的融合。飛行汽車70%的關鍵部件,其技術與智能網聯電動車是一致的,所以我們稱之爲“飛行+汽車”模式。基于這種新模式,我們做了一個行業首創的陸空兩用的兩分體構型飛行汽車。如果要給飛行汽車取一個更貼切的名字,我更願意稱其爲“Robot-AirTaxi”。

《中國經營報》:這個産業是否會帶動更多的就業?

蘇慶鵬:Robot-AirTaxi是自動駕駛垂直起降電動航空器,沒有沿用歐美傳統航空的發展路徑,Robot-AirTaxi的出現不僅可以解決國內缺乏大量飛行員的困境,還能夠創造更多的新型就業機會。比如,我們需要做大量的站點,需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助力産業升級。總體來說,加快推進“新基建”,可以“一業帶百業”,既助力産業升級、培育新動能,又帶動創業就業。

以Robot-AirTaxi爲核心的低空立體出行生態,圍繞研發設計、生産制造和運營服務,包括總體集成、動力能源、飛控自駕、通信導航、複材結構、工藝制造、試飛調度、場景運營、後勤服務、維護保養、金融保險等多個方向,仍有大量的人才缺口,規模化推廣後缺口更大。飛行汽車發展將撬動萬億市場。

 

適航是飛行汽車的試金石

《中國經營報》:最先在飛行汽車産品上探索和研發的是汽車企業,比如廣汽、小鵬,卻不是其他航空或者科技企業,其中的原因是什麽?

蘇慶鵬:如果用傳統航空的集成思路來設計飛行汽車,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關鍵零部件系統基本是國外寡頭供應商壟斷,特別是飛控系統和飛管導航,不僅價格是車規的100倍以上,還有隨時被斷供和“卡脖子”的風險。低空經濟通過將汽車“新四化”的供應鏈和航空國産供應鏈相結合,可以按國産供應鏈做平台化和規模化,以達到“高安全、低成本、市場化”的目標。

汽車行業有500萬從業人員,這幾年隨著智能網聯電動車的叠代升級,完成了“新四化”的革新,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同時産業鏈已經壯大,在現有的産業基礎上,通過和航空院所進行技術融合,和航空人才進行體系融合,快速補齊氣動總體、複材結構和適航法規的短板。

《中國經營報》:在安全方面,廣汽做到了怎樣的水平?可否用一些的案例或者數據來說明一下?

蘇慶鵬:安全是設計出來的。飛行器的設計和維護有嚴格的標准,以期達到預期的安全性能。

飛行團隊經過需求捕獲、功能安全分析、危害分析、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層層分解,計算不同設計方案的飛行器故障概率,反複叠代,將飛行汽車的功能失效概率控制在每飛行小時千萬分之一。

廣汽飛行汽車GOVE在動力系統設計上,經過多輪仿真計算,頂置方案下6軸的整機效能最佳,更有利于整機輕量化設計。GOVE的6軸12槳分布式多旋翼構型,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驅動電機和電控,配合輕量化複材飛行艙,單軸動力系統推力大于飛行汽車滿載重量的三分之一,最大推重比大于2倍。即使飛行艙在空中出現兩套動力單元異常,也能從容完成既定的飛行任務。

 

廣汽飛行汽車GOVE采用6軸12槳分布式多旋翼構型

 

《中國經營報》:作爲廣汽集團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目前還在以工程驗證爲目標,推進其技術升級及工程落地。我們還有哪些重要課題需要解決?

蘇慶鵬:把産品開發好是我們當下最重要的任務目標。而適航取證是這個目標的試金石。

我們正在積極地推進我們關鍵核心系統的自主研發,推進新機型的叠代設計和飛行驗證,積極地基于市場需求開發産品。

只有取得了適航證,才有可能把産品交付給用戶,才有可能進行市場化推廣。適航取證是飛行汽車商業化運營的先決條件。

 

今年9月,廣汽飛行汽車GOVE獲頒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特許飛行證

 

出租車3倍價格即可“打飛的”

《中國經營報》:廣汽集團研發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去年6月實現了首飛,今年3月在廣州CBD上空進行飛行驗證。距離我們像打出租車、網約車一樣,“打飛的”還有多久能夠實現?

蘇慶鵬:我認爲行業內實現這個目標最遲不會超過2026年,消費者可以實現低空立體出行的新體驗。大規模商業化推廣將會在2029年左右開始實現。

 

廣汽正在探索智慧立體出行服務場景

 

《中國經營報》:消費者將來有機會買到廣汽飛行汽車GOVE嗎?擁有或者體驗它的價格和經濟門檻有多高?

蘇慶鵬:消費者並不需要爲了低空立體出行就去購買一台飛行汽車,作爲一種共享化的出行方式,只需要支付比出租車多2-3倍的價格,就可以滿足消費者快速的、觀光式的新型交通出行需求。即使個人購買,在後面大規模化生産之後,價格應該不會超過100萬元。當然,個人購買後的維護保養費用也會很低。

《中國經營報》:飛行汽車解決了哪些環境和城市問題?

蘇慶鵬:飛行汽車也是“綠色經濟”,是一種非常環保、低噪音的飛行器,是典型的分布式綠色交通。是路網的延伸,解決跨越式出行問題,像大灣區的山、林、田、湧、江、海、島。

這個産業的發展不造成環境的破壞,還在探索氫能等更加清潔的能源替代方案。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飛行汽車可以通過立體出行的方式避開地面擁堵,大幅縮短通勤時間,提高出行效率。人們可以居住在郊區,同時享受大城市的核心醫療和教育資源,城市和郊區的聯系加強,城市可開發的區域增大。飛行汽車就是用時間換空間,解決大城市因爲地面交通擁堵導致的經濟效率下降的痛點。

 

行業發展仍存不確定因素

《中國經營報》:飛行汽車的出行場景似乎就是大城市和灣區,如果我們的産品和解決方案能落地,會進一步考慮從北京、上海到廣州、深圳等更遠的航程嗎?

蘇慶鵬:我認爲不會,這超出了我們的市場需求場景。我們主要解決的是200km以內城際和市內快速“點對點”的出行需求,是民航和高鐵的接駁和互補。兩者之間的商業模式也不重合,飛行汽車代表著一種快速出行方式,能夠滿足用戶即來即走的需求。

GOVE目前最大航程30km,廣汽正以適航取證爲目標,推進其技術升級及工程落地。同時,廣汽正在開發出航程更遠、載人更多的複合翼構型飛行汽車,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150km城際出行需求。

 

廣汽正在開發航程更遠、載人更多的複合翼構型飛行汽車

 

《中國經營報》:跟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一樣,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和快速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政策支持,這個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哪些支持?是否存在不確定性?

蘇慶鵬:關于彎道超車,我們認爲政策支持很重要,各個地方政府確實也出台了大量的支持政策,但目前在場景應用和科研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還不夠。應用場景決定了能否快速叠代更好的産品,研發資金決定了關鍵核心技術的升級突破,飛行汽車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耐心資本”。

只有産業先行,在政策的支持下先做出成果,才能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邊鼓勵、邊支撐、邊優化”。目前低空産業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關鍵核心技術仍在突破,適航取證仍在推進,商業場景仍在探索,規模化生産仍在實踐。

 

蘇慶鵬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

 

訂閱我們

您可訂閱新聞簡報,以及時了解我們的最新消息、産品和活動

訂閱
HoME日韩免费一级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