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汽車行業正走在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上。…
7月10日,廣汽研究院剛剛過完18歲生日。
18歲,一個風華正茂的年齡,廣汽研究院經曆了最輝煌的時光,也在當下卷到極致的汽車市場遭遇迷茫,再到堅定信念,迎接挑戰。
而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加入這個團隊也有13年了。13年的時間,張帆見證並主導了廣汽自主品牌最輝煌的産品設計,而他本人也從一名設計師轉變爲一名設計管理者。
作爲中國最優秀的汽車造型設計師,張帆和他帶領的廣汽設計團隊,在時代的大變革中沒有沈寂下去,而是積極擁抱變化、全面反思,給廣汽設計帶來了新時代下更具全球眼光的烙印。
近日,車厘子和張帆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談,通過他的剖析,我們得以看到一個更具想象力的中國品牌原創設計的理想和抱負。
張帆接受車厘子專訪
擁抱轉型:自主品牌發展進入深水區
張帆于2011年加入廣汽研究院,那時正趕上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他也見證了廣汽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那幾年。
那幾年,廣汽傳祺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85%,銷量從2011年1.5萬輛,2012年3.4萬輛,到2013年8.5萬輛,一直到2017年達到50萬輛。
“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我們身處其中也經曆了一個充滿激情、興奮和喜悅的過程。”
回憶起那幾年的光輝時刻,張帆坦言,那時候國內汽車市場包容度高,只要品牌能夠找對方向、做對事情,很容易就能夠被大家所看到。
那時候,由張帆操刀設計的GS4、GS8等車型可以說引領了中國汽車原創設計的風潮,風靡大江南北,造就了廣汽傳祺的輝煌,帶動了整個銷量和品牌形象的健康成長。
GS4以“領先潮流半步”的設計策略一炮走紅
GS8以“外剛內柔”的設計風格成爲中高端SUV設計標杆
不過,張帆隨後也意識到行業風向的一些變化,“我們從一枝獨秀到幾年後進入到一個爭奇鬥豔的競爭格局,而這個時候整個自主品牌發展也進入一個深水區。”
張帆所說的變化主要是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沖擊。過去100多年汽車行業的發展一直是以內燃機爲主的發展曆程,盡管不斷地在叠代更新,但是發展的脈絡相對來說具有延續性。新能源汽車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很多革命性的沖擊、斷崖式的改變,既有技術的換道,也有商業模式的換道,因此帶來了全新的設計理念革新。
可以說,張帆見證了廣汽自主品牌乃至整個中國汽車工業在最輝煌時候的設計風向的變化,他認爲廣汽自主品牌的發展經曆了成功,也遇到了一些波折,由此折射出來的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從比較生澀、薄弱發展到比較成熟、充分競爭的格局。
全面反思:不能再照搬西方汽車的設計理念
作爲一個設計大咖,張帆敏銳地觀察到這種設計風向和理念的變化。市場的沖擊也讓廣汽集團意識到在一定的時候需要停下來,總結過去做對了什麽、還有什麽做得不夠,對未來的成長重新做好鋪墊和布局。
張帆進行了反思,西方成功的品牌過去100多年的發展曆程和他們産品開發的節奏,會多加傳承一些經典的設計元素;而當時廣汽傳祺也有GS4、GS8等明星産品,自然也希望保留它們的基因,再做一些更新。
“但顯然,我們對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對中國消費者對于中國車企的期待,以及對整個競爭格局的快速變化,存在一定的錯判。不能簡單地把國外大品牌的經驗移植到中國品牌的發展初期。”
張帆迅速意識到這種品牌文化和消費習慣的差異,西方在有影響力品牌上應用的這種法則,並不適用于中國這種初生的自主品牌和這個行業變革的時期。張帆認爲,中國和西方的消費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兩批人,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文化的沈澱比較淺,但對新技術、新設計的關注度和興趣度卻更高,所以能更加勇敢地接受新設計,也更容易産生審美疲勞,這就要求設計師不斷以全新的設計刺激和滿足用戶。
從2019年開始,廣汽自主品牌在産品設計上有了一個大轉變。廣汽傳祺影豹、影酷、影速,都不再用家族化設計框定産品設計,每一個産品根據自己的定位、目標人群和所搭載的技術,分別塑造自己的個性。
影豹用年輕化的設計語言打造中國青年的街車文化
影酷引入傳祺全新設計語言“科技工業美學”
“設計不單只是一味地創新,一定要跟我們的目標用戶相結合。設計是體系作戰當中的一部分,從前期的企劃到中間的開發,到最後的宣傳,要一以貫之,能夠連接、能夠打通,才能夠把整個設計最大的能量釋放出來。”張帆認爲。
堅守底線:變革不是要破壞一切
在采訪中,張帆多次提到,西方消費者和中國消費者對于汽車産品和用車理念有所不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設計理念。而面對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不能爲了變革就破壞一切可以傳承的東西,包括安全這些底線。
在張帆看來,西方消費者把車當成工具,人要適應工具,但在中國消費者的觀念中,這是不被認可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消費者對人車關系的重塑,是具有領先性的。
AION Y将“移动起居室”概念运用到量产车设计中
中國進入汽車産業變革時代,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原來汽車設計、汽車産業的發展設立了一個新的賽道。由此所帶來的觀念革新,甚至由此産生的一些混亂,都是很多人之前沒有預想到的。
第二代AION V采用“外刚内柔”设计理念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設計思路、設計風格對原來傳統燃油車的設計是一次革命,吹枯拉朽,破舊立新。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個破舊立新進入了一定的程式化和同質化,大家開始在某種很窄的頻段上做很微小的創新。對于我們來說,現在最大的挑戰反而不是做得像不像新能源汽車,而是怎麽做差異化。”張帆認爲。
車厘子觀察
在采訪的最後,談到當下的汽車市場環境,張帆感慨到,廣汽今年應該是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生存”這兩個字的份量。
“但對于廣汽研究院來說,吳堅院長也提出大家要有定力,要經受住時代和市場的考驗。外部環境無論怎麽變化,對于新技術、新産品總歸會有源源不斷的需求,只要研發不停,我們就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可以源源不斷地支撐廣汽集團未來發展。”
广汽设计团队十余年来高质量完成60多款概念車和量产车设计
回看2023年,廣汽自主研發投入84億元,曆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達到500億元,廣汽研究院已先後完成傳祺、埃安、昊鉑品牌多個全新、改款、衍生車型項目開發,全球研發網覆蓋廣州、上海、廈門、美國洛杉矶、意大利米蘭“三國五地”。
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廣汽研究院已經准備好了迎接挑戰並突破自己。
來源:车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