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汽車行業正走在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上。…
汽車百年發展史,某種程度上,就是動力總成的叠代史。汽車平均五年換代一次,決定這一換代頻率,不是造型、材料、工藝、測試……而是動力總成。在較長一段時間裏,只有動力總成全面煥新,車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新一代。國內汽車“新四化”加速發展,正在打破這一局面。但放眼全球,以動力總成爲核心的技術演進體系,依然保持強大的動能和慣性。雖然“打破”未嘗不可;但“融入”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以史爲鑒,動力總成的中國技術將如何留名?
曆史是可以借鑒的。1980年,日本汽車出口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爲全球第一。那一年,“節能”初出茅廬。隨後,“節能”伴隨著日本汽車走向世界而普及,逐漸與“排量”“百公裏加速”等性能指標並列,成爲發動機主要參數之一,甚至超出。時至今日,“節能”仍然是日系車在全球市場的顯著標簽,也是日系車有別于美系車、德系車的地方所在。
“節能”口碑形成,又反過來促進日系車動力總成技術持續叠代更新,持續湧現可變氣門機構、CVT變速器、油電混動等一系列先進節能技術。
再拉远历史,汽车百年發展曆史当中,动力总成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宝马、奔驰、丰田、大众、本田能夠成爲全球企業,成功打造全球品牌,與其在動力總成領域的成功息息相關。
車輪旋轉,萬象更新。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第一次超越日本,成爲新的“世界第一”。40多年再回頭看,中國汽車動力總成研發會不會抓住這一曆史機遇,乘風而上,在世界汽車史冊中占有一席之地?爲中國汽車全面國際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中國汽車已經行動起來。
祁宏鍾接受廣州日報專訪
發動機有效熱效率46%,意味著什麽?
4月8日,廣汽集團正式宣布,廣汽發動機熱效率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單缸機指示熱效率超過52.5%,可搭載整車的多缸機有效熱效率超過46%。
廣汽研究院院長助理、動力總成技術研發中心主任祁宏鍾表示,熱效率提升,最顯著變化就是燃油經濟性提升。相比40%,熱效率達到46%,僅發動機環節,就能夠降低10%左右的能耗。“假如加上變速器、發動機熱管理系統等方面,則可以降低15%左右的能耗。”
廣汽發動機有效熱效率突破46%
目前,市面上常見1.5T混動發動機百公裏油耗約爲4.8L,每公裏油費支出約爲0.35元。燃油經濟性提升15%,意味著百公裏油耗能夠降低到4.1L,每公裏油費支出約爲0.3元——進一步縮小與電車的用車成本差距。
祁宏鍾告訴記者,發動機熱效率40%是一個門檻,45%是另外一個門檻。當發動機熱效率跨越45%,提升到46%,那47%、48%,乃至49%,“都可以期待”。近些年,全球汽車發動機熱效率卡在45%已經有段時間,主要是因爲,從45%到46%,主要需要用到稀薄燃燒技術,要達成該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考驗企業的勇氣、魄力和格局。
廣汽爲什麽會選擇做?在祁宏鍾看來,主要是給國家、消費者,乃至整個汽車産業體系,多一個選擇。更進一步,就是多一個除新能源汽車之外的選擇。
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還存在巨大的變數。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50年,全球汽車會以“433”比例進行分配。即,插混車占40%、純電車占30%、燃油車占30%。換言之,到2050年,仍然有70%車型搭載發動機。
內燃機:中國汽車出口進一步擴大的鑰匙
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燃油車仍然會和新能源汽車並存。祁宏鍾並不認爲內燃機會消亡。當國內汽車市場朝著電動化方向加速轉型,全球汽車每年銷量仍然有超過九成是燃油車。
中國汽車加速推進“國際化”,應該是多元化,多舉並行。多元穩定,才是實力的體現。一方面,可以投放更先進、更潮流的新能源汽車,引領潮流,打造新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融入現有的燃油車體系,提供更節能、更可靠、更耐久、更高性價比的産品。
廣汽國際化産品覆蓋42個國家和地區
“國際化”是一場馬拉松,不可能一蹴而就。相比新能源汽車,燃油車更接近當地用車環境、用車習慣和配套體系,不會對當地産業鏈進行顛覆,大幅降低了中國車企在當地立足的難度。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其中,燃油車出口103.7萬輛,同比增長36.2%;新能源汽車出口30.7萬輛,同比增長23.8%。從中可以看出,燃油車出口增速已經超越新能源汽車,爲中國汽車出口提供更多增量。
“我認爲,未來中國汽車出口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會是‘1:1’,和全球汽車銷量結構比例一致。”“燃油車將會占到汽車出口的50%。”中國自主品牌正在迎來出海的黃金時代,對于未來汽車出口走勢,祁宏鍾給出他作爲技術研發人員的判斷。
發動機國際化,廣汽已經准備好
近些年,跨国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而对内燃机研发按下“暂停键”。今年来,以奔驰为代表,跨国车企重新审视规划技术路线之后,做出新一轮的修正。即不再“ALL IN”纯电步伐,延长燃油车生命力,对现有燃油车型持续更新。
廣汽全球研發網覆蓋“三國五地”
暫停再重啓,需要時間。廣汽正是利用這一時間,實現“超車”。祁宏鍾表示,發動機有效熱效率突破46%,在這個點上,中國已經做到國際領先。他同時表示,“在內燃機研發實力上,跨國車企基于長時間産業鏈的技術積累,仍保持很強的整體實力。”
廣汽研究院光學單缸機試驗台
熱效率達到46%遠不是終點。祁宏鍾表示,接下去就是要做到整體實力與跨國車企持平。今年一季度,廣汽國際化步伐全面提速,先後在非洲、東南亞布局多家組裝廠。其中,在尼日利亞、突尼斯已經實現首批車型下線。祁宏鍾表示,爲廣汽國際化提供技術支撐,提供適應不同地區的動力總成,“我們已經准備好”。
業內專家表示,全球消費者對“好車”標准可以最終歸結到“愉悅”“舒適”“安全”三個維度。國家不同,解讀不同。以發動機爲例,中東用戶希望車輛能夠適應“多沙”的環境,南美消費者則要求車輛能用乙醇汽油,而高海拔山區國家對發動機的可靠耐久有更高要求。這對發動機研發、調校和測試提出更高要求,祁宏鍾表示,會因應不同國家的不同需求,推出適應當地的産品。
來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