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浏覽器x32 ?? 360安全浏覽器 ?? Internet Explore 11 浏览器

“人車合一”“千車千面”如何練就?廣汽“最強大腦”算出來的

2023-12-08 12:04:15

來源:

08

2023年12月

百年造車,對汽車潛力持續挖掘,逐漸接近汽車研發的極限,尤其是駕駛性能。電動化和智能化出現,讓汽車研發工程師有了豁然開朗之感:曾經的不可思議,現在變得觸手可及。

 

目前,以傳祺新能源ES9、E8和E9爲代表,廣汽傳祺旗下智電新能源車型在實現高性能、低能耗同時,還將駕駛性能提升到更高水平。

 

成果背後,是一整套智能控制策略發揮關鍵作用。智能化重塑汽車,可以體現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等用戶可感知的方面,也可以隱藏于動力總成、駕駛性能提升等細節之處。

 

未來智能化還將爲消費者帶來什麽?我們和廣汽研究院動力總成技術研發團隊面對面,揭秘智能化技術應用在動力總成——尤其是混動系統中的全新呈現。

 

01 智能控制策略 积淀“人车合一”厚度

 

起步時無抖動、傳動模式切換時無感知,如何讓混動車型帶來如此“絲滑”的駕駛體驗?

 

廣汽研究院動力總成技術研發中心混動動力系統集成部副部長劉學武如此表述團隊達成的技術成就:“相比國內其他車企,我們已經把混動車型的駕駛性提升到領先水平。”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與電動化浪潮的來臨,混動車型已逐漸成爲市面上主流車型之一。在混動車型的標定過程中,NVH(噪音、振動和聲振粗糙度)優化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爲了改善這一難題,廣汽研究院潛心研發,在整車駕駛性能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劉學武介紹:“首先,我們優化發動機的啓動過程,讓車在起步時沒有噪音或者不易感知。第二,模式切換摒棄傳統汽車的滑摩控制,取而代之的是先進行轉速相調節,做到切換過程無沖擊。第三,讓整個駕駛過程變得更靜谧。”

 

優異的駕駛性與智能控制策略離不開關系。劉學武介紹,爲了優化NVH性能表現,團隊利用軟件邏輯控制發動機啓動和切換過程,打破了以往利用發動機、變速箱換擋點的控制方式。根據對混動系統特性的把握,團隊對傳動系統的軟件控制策略進一步優化,讓發動機在不同的車速範圍采取不同的運行策略。

 

智能混動控制平台示意圖

 

據介紹,基于智能化控制,目前廣汽已達到較豐田、本田同類車型在全轉速段內一米輻射噪聲低2-3dB(A)的成績。同時,保證了動力電池SOC(電池剩余容量)在合理範圍,低SOC動力性同比提升15%,也有助于發動機始終工作在合理轉速區間,機械部件使用壽命也得以提高。

 

02 智能能量管理 更大范围挖掘节能能力

 

優異駕駛體驗的到來,揭示著廣汽研究院在智能化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在智電浪潮中,智能化被稱爲電動化的下一站,其同樣將混動車型的發展推向更高峰。

 

智能決策系統“上車”帶來什麽?

 

首先,混動車型運用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後,其油電管理將達到較平衡的狀態,油耗量將表現更優。

 

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混動車型具有更低的油耗和更好的燃油經濟性。而廣汽研究院通過運用網聯信號和智駕信號來進行駕駛員的駕駛風格和速度預測,並根據識別結果來實行最優能量管理,從而節約油耗。

 

劉學武表示:“相比沒有運用我們策略的狀態,在實際駕駛路況中,我們的混動車型油耗節省了6%-15%,工況越複雜、節油效果越明顯。”

 

據道路測試數據顯示,測試過程中,從廣汽研究院到花城廣場,節油率甚至超過15%。目前,該項技術已經完成研發,在車輛進行部署並大量量産。傳祺新能源E8整車WLTC工況油耗低至5.7L/100km、電耗低至18kWh/100km,在同級車型中處于頭部位置,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會根據用戶使用環境進行智能能量管理,帶來更顯著的節油效果。

 

傳祺新能源E8

 

其次,引入網聯信號和智駕信號後,智能化技術能與車輛控制系統實現完美結合,讓整車的駕駛性實現提升。

 

劉學武以目前團隊正在研究的三向協同控制技術的作用進行了舉例。

 

“這一技術可以根據駕駛員的駕駛風格和對前方場景進行識別與預測,從而使車輛在兼顧能耗的同時,預先調整轉向靈敏度和操縱穩定性。例如,當開車速度很快卻又要轉彎時,車輛常常會發生左右的傾斜、晃動,而運用這一技術後,主動懸架、驅動系統將會調節車輛,避免轉彎帶來的乘坐不適感。”

 

劉學武表示,傳統車型的驅動、制動、轉向、懸架等機構經常處于不同狀態,相對獨立,協調難度大。“可以將三向協同控制技術看成是一個‘大腦’,它能實現整體協調控制。”“注意,不是一個方向,而是三個方向”。三個方向整體協同控制,能讓車身姿態控制更加精准,高速行駛變道更平穩、更安全。

 

總而言之,廣汽智能混動控制平台整合智駕域、座艙域和車雲端豐富信息流,依靠中央計算單元和雲端的強大算力,基于AI算法,給用戶帶來智能最優的混動車輛控制。

 

通過結合實時路況、交通信息,對現有動力系統控制進行幹預和優化,尤其是涉及混動系統多動力源的能量流分配狀態和部件工作狀態的調整,優化提升混動車型實時路況下的駕駛性、經濟性、舒適性、使用便利性等。

 

劉學武如此形容智能化技術帶來的改變:“整輛車的操縱性都會不一樣,真正實現‘人車一體’。”

 

03 驾驶管理分析 不止于“千人千面”

 

未來,汽車智能化又將走向何方?將如何讓消費者受益?劉學武給出了廣汽研究院的答案。

 

未來的汽車,是個性化的。

 

通過不斷記錄駕駛員的駕駛特征曆史數據,經過機器學習的方式,車輛將識別駕駛員的獨特風格並進行相應的智能控制,幫助了解駕駛員的個性化需求。“‘千人千面千景’的理念將成爲現實。”劉學武表示。

 

駕駛員風格和習慣屬性說明

 

將整車“數據化”後,大量實時性的整車數據將運用于駕駛管理分析。

 

以車雲協同爲基礎,通過更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的運用,創造出更豐富的功能,進一步賦能駕駛員對于整車狀況的感知。“打個比方,甚至都不需要裝傳感器,就能完成各關鍵組件的溫度預測。”劉學武說,“我們會開發出一個APP,向用戶推送駕駛報告,用戶就可以很清晰地從手機端感知到這台車的駕駛情況,比如個人的駕駛風格,汽車的電耗、油耗,零部件的健康狀況、保養情況等。”

 

同時,該套智能化系統也支持OTA(空中下載技術),每次進行系統升級後,更智能的算法與功能將推送至每輛車上。

 

隨著系統的提升與個人數據的不斷積累,這也意味著“開的時間越長、相處越久,它就越懂你”。

 

觀察

 

續航能力強、節油效果好、保養費用低,這是混動車型的優點。而廣汽智能混動控制平台的“上車”,進一步將混動車型的優點發揮到極致。

 

在追逐智能化的賽道上,強者上前,敗者退場。新技術的追逐沒有止境,對用戶核心需求和自身定位的精准把握方能守住根基,無意義的技術內卷無法贏得市場的掌聲。

訂閱我們

您可訂閱新聞簡報,以及時了解我們的最新消息、産品和活動

訂閱
HoME日韩免费一级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