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浏覽器x32 ?? 360安全浏覽器 ?? Internet Explore 11 浏览器

專訪廣汽研究院梁偉強:探索智能化上限,用戶體驗才是核心

2023-05-09 17:58:06

來源:

09

2023年05月

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加速重構,自主品牌成爲新能源汽車領域快速崛起的力量,而廣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上海车展期间,广汽带来两款重磅车型昊铂Hyper GT和传祺E9,尤其是埃安带来的昊铂品牌汽车新品Hyper GT采用了广汽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该架构是广汽智能化的基石,在集成度、通用化、服务化、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具备领先性,是行业领先的车云一体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

 

搭載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的首款車型Hyper GT

 

據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梁偉強向車雲網介紹,廣汽基于星靈架構打造了全新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5G互聯、生態服務等場景化功能體驗,起點高、擴展性強,將爲智能汽車帶來更高的上限。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梁偉強接受車雲網專訪

 

找不到借鑒,摸著石頭過河

 

星灵架构从2018年开始研发,于2021年广州车展正式发布,到今年上海车展正式在Hyper GT量产亮相。五年磨一剑,成为业内领先且率先量产的车云一体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

 

高度集成的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

 

梁偉強稱,廣汽有別于其他車企最重要的特點是研發基礎好、平台能力強,從十幾年前就開始自主研發電子電氣架構,從1.0、2.0、2.5、3.0一步步紮實提升,形成了深厚的技術積累。

 

以前,整車企業基于供應商方案做集成開發,總體架構的形態不會有太多創新。但是到了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主流車企會根據對未來趨勢、場景功能和用戶需求的理解,基于本身的研發能力構建合適的架構和流程體系。

 

那麽,面對這種趨勢的變化,廣汽取得了哪些突破?

 

梁偉強告訴車雲網,十多年前廣汽開始做自主品牌第一款車時,是技術的追趕者,還有許多先進經驗可以參考。但是到了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廣汽自主品牌已經走到了行業前列,已經找不到太多可以借鑒的技術和方案。

 

他舉例,星靈架構的集成度非常高,將原來二十多個獨立控制器的功能和軟件都集成到了一個域控制器中;但這不是簡單的做加法,而是要在軟件架構和中間件上進行重構,涉及最底層的內存管理、資源調度、系統日志的開發設計,對整車企業的軟件開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單獨開發的時候,你可能運行得還不錯;但是集成在一起時,高度耦合的軟件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型軟件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這些都是汽車業內以前沒有做過的。”他說。

 

梁偉強直言,當車身控制、動力、三電、底盤電控、大數據等模塊高度集成在一起時,其複雜程度也呈幾何級數增長,還要保障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關方案在行業內沒有方案可以參考。因此,這需要從一開始就做好頂層設計,也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嚴謹認真地做更多的測試以發現潛在問題。

 

“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有一些情況走不下去了,可能還要推倒重來,設計新的方案。”他補充,“我們要做領先的集中式架構,只能不斷試錯。”

 

星靈架構可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抓住下半場機會的關鍵點

 

幾年前,車企角逐的上半場以新能源“三電”爲導向;到今天,智能網聯是未來汽車行業主要競爭的領域之一,是車企角逐的下半場,廣汽爲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爲了實現智能網聯技術的突破,廣汽研究院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團隊在兩年時間裏從600人增加到了現在的超過2000人。這背後是廣汽對智聯化趨勢的把握。

 

按照廣汽集團“十四五”規劃,會舉全集團之力重點開發智能網聯、新能源領域,預計會累計投入850億-1000億元資金,實施研發和産業化重大項目,實現智能網聯和新能源三電核心技術行業領先。

 

廣汽集團在2023年上海車展發布“NEXT”計劃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研發都要由我們自己完成。”梁偉強在談到與合作夥伴的關系時說,這也是車企出現“靈魂論”的說法以來,業內一直在探討的話題。

 

梁偉強認爲,軟件開發不一定要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從自主可控、快速叠代的角度出發,整車企業需要往下沈,深入到底層架構和生態的建設,並加強産業鏈的韌性,牢牢抓住能凸顯差異化的板塊。

 

“首先,電子電氣架構是根基和‘靈魂’,它不僅決定了智能化的上限,也決定了車企的開發模式和流程體系,就像鞋子一樣,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其中當然少不了合作夥伴的參與,但整個架構的定義、接口與核心軟件一定要自己把控。其次,現在汽車的開發模式越來越像消費電子,開發叠代很快,生態服務如果都交給合作夥伴,很可能慢于市場節奏,因此車企就需要構建自己的體系領域。而對于行業內相對容易獲得、不被‘卡脖子’的領域,整車廠則要盡可能利用外部資源和方案。”

 

不堆砌功能,關注用戶體驗

 

被問及今天汽車行業的關鍵詞,梁偉強脫口而出的是“卷”。“全方位的卷,但是在卷的過程中,有些方面在逐漸回歸理性,比如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梁偉強觀察,智能座艙在這半年多開始回歸到原點,大家不再像過去一樣以高成本盲目堆砌功能和硬件,而是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和使用場景。這就需要車企對用戶常用功能不斷打磨,才能真正打動用戶,解決用戶的痛點。

 

據他透露,廣汽研究院已經在加快打磨和梳理新功能的開發方式,希望真正提升用戶常用功能的體驗。

 

廣汽ADiGO SPACE智能座艙

 

在智能駕駛方面,廣汽研究院也在同步研究純視覺方案和輕地圖方案,關注激光雷達的使用場景,以及如何控制好智能駕駛成本等關鍵問題。但是,成本不是廣汽唯一的追求,而要做到在不降性能、不減安全的情況下控制成本。

 

“我們會在保證智能駕駛性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嘗試做減法,讓智能駕駛加快普及。目前,廣汽已經在開展相關的研發工作。”梁偉強說。

 

廣汽ADiGO PILOT智能駕駛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加速到來,汽車行業正從單純的“産品”競爭,轉變爲更關注用戶的“體驗”競爭。廣汽集團將在“EV+ICV”(電動化+智能化)和“XEV+ICV”(混動化+智能化)雙輪驅動路線的指引下,進一步探索汽車的智能化上限。

訂閱我們

您可訂閱新聞簡報,以及時了解我們的最新消息、産品和活動

訂閱
HoME日韩免费一级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