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住氣、聚合力,敢擔當、抓緊幹!…
4月12日,在“科技視界”廣汽科技日活動上,廣汽集團發布了被稱爲“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競爭的技術高地”的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廣汽埃安電池研發部負責人李進對此項技術進行了解讀。
李進講解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
全固態電池不僅能大幅提升整車續航裏程,更能解決用戶對電池自燃問題的擔心,被業內稱爲“顛覆性電池新技術”。但是全固態電池開發難度巨大,需要在正負極材料、電芯設計、工藝技術、系統集成設計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難度堪稱爲動力電池領域的“珠穆朗瑪峰”。而廣汽集團已經在上述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制造技術的大幅度提升,完成了全固態電池電芯的研發。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
技術亮點之——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整車續航輕松超過1000km
廣汽全固態電池憑借第三代海綿矽負極技術和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實現了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以上,較當前量産液態锂離子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可輕松實現超1000公裏續航。
核心技術1:第三代海綿矽負極技術
這項技術實現了新型結構、超高容量矽負極材料在全固態電池中的應用。它保證了負極材料中的活性矽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結構穩定性和快充能力,同時提升負極顆粒的整體穩定性,大幅提升循環壽命,此外還實現了負極顆粒與固態電解質之間的良好接觸,保障了锂離子可以高效嵌入脫出。進而實現了可逆容量爲現有石墨的4倍,較常規矽負極循環穩定性提升135%。
核心技術2: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
這項技術實現了正極材料、極片設計以及制造工藝的三重突破。在材料層級,構建了穩定的高通量離子傳輸界面,使正極材料在全固態電池中容量發揮更高。在極片層級,構建出锂離子傳輸的高速公路,使固態極片擁有不遜色于傳統液態電解液的導锂能力。在制備工藝上,攻克了幹法正極高效制備的難題。在三種技術協同下,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²以上的高面容量,使全固態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技術亮點之——超高安全性,徹底解決用戶對電池自燃的擔心
廣汽開發的全固態電池具備超高的安全性,可以實現動力電池電芯在穿釘、裁切等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並通過了業內領先的200度熱箱實驗,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徹底解決用戶的安全焦慮。這得益于廣汽高強致密複合電解質膜技術從本質上解決了電池的安全風險。廣汽全固態電解質膜的骨架有機械強度高、耐高溫不可燃的特點,大幅降低了電池的熱失控風險,並極大程度提升了電解質膜對機械破壞的承受能力,進一步保證了電池的安全性。
技術亮點之——打通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
制造技術也是決定全固態電池性能和能否大規模量産的關鍵,廣汽固態電解質膜制備、固態電解質膜與極片組裝等創新工藝上實現突破,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相比傳統液態锂離子電池,未來大規模量産狀態下,設備投資可減少15%,廠房面積降低40%,綜合制造成本有望降低35%以上。借助上述創新性工藝的突破,廣汽目前已經實現了大尺寸多層堆疊全固態電芯的制造,距離車規級全固態電池更進一步。
技術亮點之——借助人工智能,助力全固態電池技術加速開發
此外广汽集团还借助人工智能辅助电池自动化设计(AI for Battery Design Automation),通过基于类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模型,结合高精准度的模拟计算算法,实现材料、极片及电芯的创新性设计和验证,大幅提升方案优化迭代和验证效率,助力全固态电池加速开发。
凭借着上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广汽集团已取得车规级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态动力电池量产的关键进展,广汽全固态电池预计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秉承“科技广汽” 的理念,广汽集团将持续解决新能源汽车痛点,助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廣汽全固態電池將在2026年率先于昊鉑車型裝車搭載